《王冕·墨梅》全詩閱讀答案|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王冕原是一個為人放牛的牧童,在牛背上勤奮學(xué)習(xí),終于成為一位領(lǐng)一代風(fēng)騷的詩人和畫家。特別是他畫的墨梅,神韻秀逸,世稱神品。明代劉伯溫有詩贊之曰:“能畫梅花稱奇絕。”他常在畫中題詩,詩畫相得益彰。上面這首《墨梅》詩,就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這首題在他為良佐所畫《梅花圖》上的七言絕句,是王冕畫梅生涯和自我性情的寫照。這位一生游戲梅花中的詩人、畫家,青年時代曾專心研究孫吳兵法,學(xué)習(xí)擊劍,有澄清天下之志,但屢試進(jìn)士不第,使他看清了元朝的腐朽統(tǒng)治,遂放浪江海,絕意仕途。他隱居在山明水秀的諸暨九里山,躬耕讀書,并植梅花千樹,自號梅花屋主。“梅花解作忘機友,雪天月夜長相逢。”他生活在梅花中間,愛梅,畫梅,“豪來寫遍羅浮雪千樹,脫巾大呼成花顛”(元末蒲庵禪師復(fù)見心《梅花歌》)。他一生最愛畫不著色的淡墨梅花,畫出來的梅花,朵朵樸素淡雅。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讀著這樣的詩句,恍惚使人進(jìn)入一種淡墨溢香的境界,這是畫境,也是詩人的實際生活。相傳會稽山下有王羲之的洗硯池,由于日日洗滌筆硯,把池水都染黑了。王冕頗以有這樣一位同姓的前賢自豪,今天自己不也是過著“洗硯池頭”的翰墨生涯么!“我家”二字,親切之中自有一種灑脫自豪的韻味。“朵朵花開淡墨痕”,說自己與王羲之各有擅長,王羲之日日“洗硯池頭”,為了練就一手好字,而自己“洗硯池頭”,卻是為了用墨筆描畫梅花。自己苦苦練畫,池水因洗硯而變黑,池邊的梅樹吸吮了池中的墨水,竟然“朵朵花開淡墨痕”了。這一句同時又是點題之筆,緊扣“題畫”,說明這是一幅墨梅圖。
畫梅花,為什么不用丹青彩筆涂抹,偏要用淡墨點染呢?詩人回答道:“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為良佐畫的這幅《梅花圖》今天還可看到,這是一幅橫幅,只見一枝梅花橫斜在畫幅的中間,枝干一筆拉到幾尺長,挺秀有勁。枝的梢頭,露出了筆的尖鋒,突出了梅的清拔氣質(zhì),看去風(fēng)神綽約,奕奕有致。再看那枝頭十?dāng)?shù)朵潔白的花朵,含苞欲放,仿佛正在吐出陣陣清雅的芳馨。而那疏枝綴玉,冷蕊幽香,又顯示出寒梅不同于春花的冰容霜姿。畫梅須同梅性情,畫梅須具梅氣骨,這枝生在山野清絕之地的野梅,疏曠放逸,梅干勁直,盡自然之本性,絕無一點“官梅”“園梅”矯揉造作的媚態(tài),而有似竹之清,似松之秀,似空谷幽蘭之散發(fā)清芬。她把人引向一種清幽的意境,使人感受到一種冰清玉潔的品格,一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天地間的清氣。的確,正如題畫詩所說,畫家并不以艷麗的顏色爭姿斗妍,而只求給人間留下梅花那極其可貴的清氣。
這首詩將詠梅花同抒發(fā)詩人自己的情懷不著痕跡地結(jié)合在一起,梅花同人的情操、理想互為表里,融為一體,抒寫了王冕高尚的情趣,表示了他不向世俗獻(xiàn)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墨梅詩,一幅有聲畫;墨梅畫,一首無聲詩,它們所表現(xiàn)的詩情畫意是完全相同的。
王冕畢生精力都傾注在詩畫之中,他的畫和詩都是元代第一流的。他深諳寫詩作畫的個中三昧,他說:“寫梅作詩,其來一也。名之雖異,意趣實同。”又說:“凡欲作畫,須寄心物外,意在筆先,正所謂有諸內(nèi)必形于外矣。”(《梅譜》)正因為王冕長期與梅花為友,故對梅花的形態(tài)、習(xí)性有極深的體驗,并體悟到梅花有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之美,即一種不同凡俗的清新高雅的氣質(zhì)。他還把這種高尚的梅格和自己的身世、人格結(jié)合起來,其孤芳自賞的一生不正像那高潔幽芳的梅花嗎!梅花即我,我即梅花,對王冕來說,人與梅合二為一了。因此,他把自己的生命和感情全部獻(xiàn)給了梅花,畫梅花,實質(zhì)上也就是自我寫照。因此,他筆下的梅花都顯示著一種人的精神和品格。“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多么美好的詩句,它顯示了一個冰清玉潔的人生,它是詩之魂,是畫之魂,是梅之魂,是作者靈魂的閃光啊!
上一篇:《盧綸·塞下曲六首(其二)》全詩閱讀答案|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全詩閱讀答案|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