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類名言賞析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與翻譯
注釋 當不義: 指父親或君主的行為不合道義。爭: 諫爭。焉: 如何。
句意 所以當父親或君主的行為不合禮義時, 做兒子的就不能不勸諫父親, 大臣就不能不勸諫君王。所以當父親或君主的行為不合禮義時就要極力勸諫, 無原則地聽父親的教命, 又怎么能做個孝子呢?
《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出自:《孝經·諫諍章》
上一篇:《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