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
拼音:yī zhāo bèi shé yǎo , sān nián pà cǎo shéng
比喻在一件事情上吃過虧,以后一碰上類似的事情就害怕。例如
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繩”的神氣。(老舍《小坡的生日》)
或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例如
元松知道霍岔布在暗示他,不由心中好笑:你呀,哪都好,就是兔阿媽生成膽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樹葉往下掉都躲著走,生怕砸著腦袋。 (《長長的烏拉銀河》14章)
或作[一回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例如
“吳鉤,你不必跟我白費唾沫了!”邵正大悶聲悶氣,“我一回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劉紹棠《魚菱風景》7)
或作[一年吃蛇咬,三年怕草索]。草索,草繩。例如
文若虛道:“我是倒運的,將本求財,從無一遭不連本送的……”“‘一年吃蛇咬,三年怕草索’。說著貨物,我就沒膽氣了。只是守了這些銀錢回去罷!”(《拍案驚奇》卷1)
或作[三年被毒蛇咬了,夢見繩子也害怕]。
上一篇:歇后語《一張紙畫個鼻子,好大的臉》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一朵鮮花插到牛糞上》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