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三國魏·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才無全能類名言句子
有德行的人, 未必能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的人, 未必就有德行。 陳平難道是一個行為惇厚的人嗎? 蘇秦難道是一個恪守信用的人嗎? 但是陳平鞏固了漢代大業, 蘇秦濟助了弱小的燕國。 由此而言,一個人如果有些缺點,難道就一定要拋棄掉而不任用嗎?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三國魏·曹操《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才無全能類名言句子
有德行的人, 未必能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的人, 未必就有德行。 陳平難道是一個行為惇厚的人嗎? 蘇秦難道是一個恪守信用的人嗎? 但是陳平鞏固了漢代大業, 蘇秦濟助了弱小的燕國。 由此而言,一個人如果有些缺點,難道就一定要拋棄掉而不任用嗎?
上一篇:《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于一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人非堯舜,誰能盡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