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且乘,致寇至,貞吝。》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負且乘,致寇至,貞吝。》出自:《易經》名言名句
《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譯文如下:
(解 六三)
一個沒有坐車身分的人,卻獲得崇高地位,或者竊奪超過自己身分的職位,必將因招忌而發生災禍。
身分之微賤者,負重而逾其綱,位不正也。君上之任人不以其分,亦謂其不得其位之正也。
寇者,違也。負者,賤役也。乘者,尊位也。
受付托而逾其分,越其位,即會招致相互沖突,謂之寇。寇至,禍即隨之,厲即因之。逾分而竊居高位者,自召其禍,不可恕也。
《負且乘,致寇至,貞吝。》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負且乘,致寇至,貞吝。》出自:《易經》名言名句
《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譯文如下:
(解 六三)
一個沒有坐車身分的人,卻獲得崇高地位,或者竊奪超過自己身分的職位,必將因招忌而發生災禍。
身分之微賤者,負重而逾其綱,位不正也。君上之任人不以其分,亦謂其不得其位之正也。
寇者,違也。負者,賤役也。乘者,尊位也。
受付托而逾其分,越其位,即會招致相互沖突,謂之寇。寇至,禍即隨之,厲即因之。逾分而竊居高位者,自召其禍,不可恕也。
上一篇:《君子以赦過宥罪。》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