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出自:《易經》名言名句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譯文如下:
(系辭上)
默默不語會有成績,不發言而受人信任,這完全是由于其人的品德。
易論宇宙之變化,首重象。易之至理,原是圣人就象之顯現者,由觀察中得來。天地之道,顯著象,然后圣人始由象而得其真。圣人之于易,默而成之;正是這個道理。
夫太極肇始,衍成宇宙。及其長成,生生不息,循環無盡,亦均默默運行,默默成就,而所謂存乎德行,意指存天道,存乎自然之規范。順乎天者生,悖乎天者滅,非人力之得而變易,絲毫不能牽強,這就是德行。
所言默默不言而能示守,信也。所以才說存于德行。
上一篇:《黃衣,元吉。(文在其中。)》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