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易經》出自:《易經》名言名句
《易經》譯文如下:
易為中國最古老的哲學,最初,先民用于筮卜,爾后,十翼諸辭,先后間作。凡宇宙自然之理,人物幻變之情,無所不包;于是,由筮卜之書,轉而為幽思經緯之作。
據說,易經導源于伏義作八卦以象天道,并依八卦以闡釋天地陰陽化生之理。及后神農氏由八卦衍繹而為六十四卦,再依卦象推論世事之吉兇善惡。迨至文王作卦辭,亦有以喻吉兇善惡。于是以卦辭及爻辭為經,是為周易。
其后,孔子依卦辭及爻辭補充說明,成整體之論斷,稱為十翼,即為傳。因《易經》系中國最早之經典,文辭古樸難解,但設辭簡潔含蓄,亦為儒學之基本根源。后代漢儒、宋儒,均有詮注。漢儒所注,被稱為訓詁派之首。宋儒所注,被推為義理派之宗。后世學者,則大多趨向程(伊川)
朱(熹)義理之學。本書采謫一百六十四則,以饗讀者。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乾,元亨利貞。》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