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之以義而理得,則人不亂;臨之以敬而愛行,則物不爭。守之以正,行之以中,則事不悖而天下理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胡宏《知言·義理》,修身自礪類名言句子
用公正的義理處理事情并且符合道理,那么人們就不會鬧事;用恭敬的態(tài)度對待眾人并且推行仁愛, 那么人們對于外物就不會爭搶。 奉守正直之心, 推行中庸之道, 那么就不會做錯事情, 而且天下也會得到治理了。
《處之以義而理得,則人不亂;臨之以敬而愛行,則物不爭。守之以正,行之以中,則事不悖而天下理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宋·胡宏《知言·義理》,修身自礪類名言句子
用公正的義理處理事情并且符合道理,那么人們就不會鬧事;用恭敬的態(tài)度對待眾人并且推行仁愛, 那么人們對于外物就不會爭搶。 奉守正直之心, 推行中庸之道, 那么就不會做錯事情, 而且天下也會得到治理了。
上一篇:《未能無欲,欲不行焉之謂大勇.未能無惑,惑不茍解之謂大智.物不茍應,務盡其心之謂大仁.人而不仁,則道義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驕是氣盈,吝是氣歉.人若吝時,于財上亦不足,于事上亦不足.凡百事皆不足,必有歉歉之色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