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望鄉臺上唱蓮花落,不覺死的鬼》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望鄉臺上唱蓮花落,不覺死的鬼
拼音:wàng xiāng tái shang chàng lián huā lào , bù jué sǐ de guǐ
舊時迷信的說法,陰曹地府有望鄉臺,死者的靈魂在臺子上能看見自己在陽世的家鄉。蓮花落,民間的一種演唱曲調,用竹板打拍子伴奏。比喻不能認識自身困境或者危險的人。例如
“你放心好了,今天的批斗會,我唱的不是主角!”“呸!還齜著大門牙,嬉皮笑臉哩!你還唱得一頓‘煮餃’來?美的你!”王婆子用唾沫啐了他一口,咬著牙說,“你才是望鄉臺上唱蓮花落——不覺死的鬼哩!我這輩子嫁給你,跟你揪心扒骨,才算倒了血霉!”(柳溪《竇老樂救盟弟》1)
或作[望鄉臺上打蓮花落,不知死的鬼]。例如
“侯扒皮又催紅松檁款子的事了。今天是五天頭,他說無論如何過六不過七,過十七號,拿保長是問。真是望鄉臺上打蓮花落,不知死的鬼!”黃玉文撇著嘴說。(《敵后武工隊》12章2)
或作[望鄉臺上吹胡哨,不知死的鬼]。例如
“他這個龜兒子,這個 ‘老猛滋’”,他在馬上罵,“真是望鄉臺上吹胡哨,不知死的鬼!”(《李自成》1卷下冊16章)
或作[望鄉臺上打轉游,不知死的鬼]。例如
她們聽到走廊里有抬桶子的嘩啦聲,還有獄中雜工——也許是憲兵之流罵街的聲音:“媽拉個巴子!‘望鄉臺上打轉游,不知死的鬼’!”(《青春之歌》2部14章)
上一篇:歇后語《有錢能使鬼推磨》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樹葉兒掉下來也怕砸破頭》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