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作者: 張鐵明
【原文】: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原文作者】:杜甫
【鑒賞】:
諸葛亮又叫諸葛孔明,是三國時代蜀國的丞相,當年蜀國的都城設在四川成都,遺留下來的諸葛祠是當地的名勝古跡。唐朝大詩人杜甫極其推崇諸葛亮,他把諸葛亮的為人視為理想的化身。在安史之亂、民不聊生時代,他更思慕這位千古賢相。公元760年初,杜甫剛到成都,安頓好住處后,就滿懷深情地去尋訪諸葛武侯的祠堂,并寫下上面這首詩。
詩的頭兩句說,諸葛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去尋找呢?原來就在成都郊外,那柏樹郁郁蔥蔥的地方。錦官,就是成都。森森,形容樹林高大茂密。
第三、四句具體描述了祠堂庭園景色:綠草青青,映照著石階,給祠堂帶來一派春天景色,躲藏在密林深處的黃鸝鳥兒唱出悅耳的聲音,可是詩人心中又有一種冷落、寂寞之感,“映階碧草”是自生自滅,“隔葉黃鸝”也是白白唱得好聽,來這里的人太少,誰來欣賞這美景呢?杜甫在這兩句寫景的句子中,用了一個“自”字和一個“空”字,暗暗透露出他的傷感情緒。
第五、六句,展現了諸葛亮一生事業:“三顧”指“三顧茅廬”的故事。早年,諸葛亮隱居隆中(今湖北省襄陽)。劉備發現他有才能,盡管他當時不過是一介書生,仍親自三次登門拜訪,請他出山。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便為他謀劃定天下的大計?!邦l煩”就是一再勞煩。他先幫助先主劉備開創基業,在赤壁大破曹操幾十萬雄師,并平定了成都。劉備死后,又輔佐劉備的兒子劉禪治理國家?!伴_”是開創大業,“濟”指拯救危局。這一切都表現出這位兩代老臣的一片耿耿忠心。
最后的第七、八句告訴人們,一代英才卻壯志未酬,遺恨千古。諸葛亮一心想統一中國,攻打魏國,在五丈原與魏將司馬懿交戰中病逝戰場。所以詩人感嘆道:出兵還沒有取得勝利,自己卻過早地去世了。千載以來,英雄志士每念及此,無不引為極大遺憾而為之痛哭流涕、淚灑衣襟啊!
自古以來英雄惜英雄,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志在建功立業,匡時濟世,所以他這首吊諸葛亮的詩,字里行間蘊含著無限感慨。
上一篇:《蔡中郎墳》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蜀道后期》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