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興(眼見客愁愁不醒)
作者: 張鐵明
【原文】:
眼見客愁愁不醒,無賴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開深造次,便教鶯語太丁寧。
【原文作者】:杜甫
【鑒賞】:
杜甫晚年,受朋友接濟,暫時居住在四川成都草堂。草堂四周綠草茵茵,鳥語花香,景色秀麗。詩人想到國家動亂,百姓受難,自己飄蕩四方,反而觸景傷情,一股愁思涌上心頭。于是有感而發,隨手寫成了這一組絕句,題名《漫興》。上面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惱春的心情:
“眼見客愁愁不醒,”寫旅居他鄉的愁情:
眼下里,我客居異鄉,流落失意,常常是愁眉苦臉,愁緒綿綿,沉迷在茫茫愁海中間,難以自拔。
“無賴春色到江亭”,責怪春色不該闖入人間:
我信步走去,呀!江亭內外已是春意爛漫,彌漫著青春的氣息。春光啊春光,你好無聊,為什么就這么冒冒失失地闖來?你好不懂事啊!
“即遣花開深造次”,又惱怒春花早開:
環顧四周,一片姹紫嫣紅,繁花如錦,我好惱恨呀!春光啊春光,你又何必這樣匆匆忙忙地催著花兒怒放呢!太輕率,太過份了吧。
“便教鶯語太丁寧”,討厭鶯啼不息:
你還讓黃鶯兒在一旁不斷地啼鳴,反反復復,厭膩透了,我好心煩啊!
春色本應讓人愜意,鶯啼也該受人喜愛,但詩人落拓浪游,暫棲草堂,實在沒有欣賞春光的雅興;雖然,眼前大自然的美景,樣樣都充滿生氣,但人間事事都使人煩惱,詩人內心苦惱極了!用樂景來反襯哀情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主要特點。
上一篇:《漫興(熟知茅齋絕低小)》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漫興(糝徑楊花鋪白氈)》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