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夜
作者: 姚益心張翠玲
【原文】: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原文作者】:蘇味道
【鑒賞】:
唐朝的京都長安,每到正月十五元宵之夜,都要大放花燈,前后三天。這時,京都長安取消夜禁,全城人民不分男女貴賤,都可通宵踏歌觀燈。這時的長安城,車馬如龍,歌聲如潮,火樹銀花,光亮猶同白晝。蘇味道的這首詩,就是描寫當年長安元夜觀燈盛況的
詩的第一、二句寫的就是燈。
第一句說:長安城里,大街小巷到處綴滿了各種色彩的花燈,就象一夜春風催開了那千株火樹、萬樹銀花,遠遠望去,火紅的、潔白的,交織成一片花團錦簇的世界。“合”,狀寫火樹銀花的四望如一。這里的“火樹”,顯然是指用紅紙或紅絹扎綴的花燈,“銀花”是指用白紙或白絹扎綴的花燈。
第二句說:平日每到夜晚,護城河上總是吊橋高鎖,今夜,那把大鐵鎖打開了,護城河上的那座橋啊,也綴滿了星星般的彩燈,猶如“星橋”,遠遠望去就象是一片星河的世界。
中間四句寫的是踏歌觀燈的人。
第三、四句說:乘車的、騎馬的、步行的人群都來觀燈了,這邊一股股塵土隨著馬兒遠遠而去;那邊圓圓的明月正追逐著踏歌的人們向我們走來呢!“暗塵”,指車馬揚起的塵土。“明月”句,詩人用擬人的手法,寫月兒被人情所動,不由也逐歡尋鬧地追隨觀燈的人們一起來了。
第五、六句說:一隊花枝招展的歌妓,濃妝艷抹唱著歌來觀賞彩燈了。她們唱的歌呀,都是那個逗人喜愛的《梅花落》。“梅花落”,古代的曲調名。“秾李”,即秾麗、艷麗。
最后兩句寫游興未盡而良宵苦短,表現出無限留戀之情。詩人說:京城里的禁衛軍也放了假,長安今天不禁夜,玉漏呀,你不要聲聲相逼,催人回家。“玉漏”,用玉石做的計算時間的漏壺。
詩人運用想象和比喻的手法,給我們展現了當年長安十五元宵夜的種種熱鬧和繁華景象,很有生活氣息。
上一篇:《次北固山下》少兒唐詩鑒賞
下一篇:《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少兒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