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鳳林關里水東流,白草黃榆六十秋。邊將皆承主恩澤,無人解道取涼州》是關于描寫《場景記敘·行軍作戰·守邊》類的詩句。
鳳林關內,水依舊默默東流。白草荒蕪,榆樹又憔悴變黃,涼州的失陷算來已進入第六十個年頭了。邊防的大將都領著朝廷的豐厚俸祿,但沒有人談起要收復涼州。土地淪落異邦之手,昔日國土一片荒涼,激起詩人愛國熱心。他多么希望國土早日收復。首二句言鳳林關被吐蕃占領,土地無人耕種,長期荒蕪。后二句斥責邊將有負朝廷,將收涼州之事置于腦后。
注: 鳳林關,在今甘肅臨夏市西北,當時是唐與吐蕃交界地。六十秋,永泰二年 (766) 涼州失陷,至寶歷元年 (825) 尚未收復,詩人嘆之。
張籍《涼州詞三首》其二《全唐詩》第4357頁。
上一篇:《鳳尾香羅薄幾重,碧文圓頂夜深縫》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鳳闕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