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關于描寫《繪景狀物·風云雨霧·風云》類的詩句。
久戍邊塞的征夫,吹奏著思鄉之曲《折楊柳》。羌笛悠悠,埋怨邊疆沒有青青的楊柳。要知道春風不過玉門關,怎么會有翠柳。詩句含蓄委婉地斥責了唐王朝不體恤遠戍邊塞的將士,表現了詩人對遠戍士卒的深切同情。其中“楊柳”是雙關詞,既關涉《折楊柳》曲,又關聯自然界的楊柳,“春風”和“楊柳”異曲同工。“春風不度玉門關”既說明春風不送暖,又影射唐王朝的“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 (楊慎《升庵詩話》)
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全唐詩》第2849頁。
上一篇:《羌婦語還笑,胡兒行且歌.將軍別換馬,夜出擁雕戈》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