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是關(guān)于描寫《繪景狀物·榛葵》類的詩句。
良宵美夜與友人泛舟暢飲,不知過了多久,風已漸息。喧嘯的榛林,恢復了寂靜。側(cè)耳遠聽,林中不時傳來樵夫伐木的陣陣響聲、時斷時續(xù),忽高忽低,聽來讓人難以心平,不覺生寒。這兩句詩一靜一動,又以動得靜,以靜襯動,相映成趣。古人評這兩句詩為“誦之肌骨俱寒,不獨心意也。” (《唐詩歸》卷十一)說得真是貼切之至。
注: 榛(zhēn),落葉灌木,花黃褐色,果堅可食,俗稱“榛子”。
王昌齡《緱氏尉沈興宋置酒南溪留贈》 《全唐詩》第1423頁。
上一篇:《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久客逢余閏,他鄉(xiāng)別故人.自然堪下淚,誰忍望征塵》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