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守邊軍士何必用羌笛吹奏幽怨的 《折楊柳》 曲,來埋怨這里的荒涼和沒有青青的楊柳呢,須知,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的。作者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唐王朝對邊疆將士的漠不關心。后常用最后一句形容喜訊或大好形勢未到達某一地。據唐薛用弱《集異記》 記載,這首詩唐代就廣泛流傳。
唐王之渙 《涼州詞》 之一: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全唐詩》 二五三卷2849頁)
唐薛用弱 《集異記》 載: 開元中,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共詣旗亭小飲。忽有梨園伶官十數人,登樓會宴。三詩人因避席隈映,擁爐火以觀焉。俄有妙妓四輩,尋續而至,旋則奏樂。昌齡等私相約曰: “我輩各擅詩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密觀諸伶所謳,若詩入歌詞之多者,則為優矣。” 俄而伶唱高適一絕,唱昌齡二絕,之渙因謂諸人曰: “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里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 因指最佳之妓曰: “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詩,吾即終身不敢與子爭衡矣。脫是吾詩,子等當須列拜床下,奉吾為師。” 因歡笑而俟之。須臾次至雙鬟,發聲則曰:“黃河遠上白云間……” 之渙即揶獻二子曰: “田舍奴,我豈妄哉!” 因大諧笑。諸伶詢知其故,則乞請就筵,飲醉終日。明楊慎 《升庵詩話》 卷二“此詩言恩澤不及于邊塞,所謂君門遠于萬里也。” 清薛雪《一瓢詩話》一八九: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苦思妙響,尤得風人之旨。”
上一篇:《繞郭煙嵐新雨后,滿山樓閣上燈初.》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羞將短發還吹帽,笑倩傍人為正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