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商鞅
商鞅(約前390—前338)戰國時期思想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衛國人。原姓公孫,名鞅,亦稱衛鞅。因受封于秦國商地,尊為商君,故稱商鞅。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向秦孝公宣傳法家主張,任左庶長,在秦兩次實行變法,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秦孝公死后,被秦惠王車裂而死。
商鞅變法的內容主要有:發展耕織、獎勵軍功的農戰政策,樹立信賞必罰的法制制度;“開阡陌封疆”,廢止井田制度,從法律上保護土地私有權;有軍功者可以受爵位;實行郡縣制,劃分全國為31個縣,由秦王直接委任官吏,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主張對輕罪也處以重刑,“行刑重其輕者,輕者不至,重者不來,是謂以刑去刑。”(《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后來的法家都推崇商鞅的法治。
有《商君書》傳世,亦稱《商君》或《商子》,《漢書·藝文志》著錄29篇,現存24篇,為商鞅及其后學著作的合編,反映了商鞅的變法思想,對法的起源和運用也有所論列。
上一篇:尹文子|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