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注釋】
選自《管子·牧民》。
倉廩:儲藏米谷的倉庫。
【賞析】
管仲是春秋前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牧民》一文中,為君主提出了一系列治理國家、統(tǒng)治人民的策略和原則。他說:
“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
意思是:國家糧倉充實才能推行禮節(jié),老百姓衣食充足才知道榮辱。
管子提出的“倉廩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的觀點,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他認為,統(tǒng)治者首先要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務(wù)在四時,守在倉廩”,致力于土地的開墾,保證老百姓衣食住行無憂。在物質(zhì)財富十分豐富、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礎(chǔ)上,還必須大力推行教育,采取教化與賞罰并行的措施,實行“嚴(yán)刑罰”、“信慶賞”的政策,整頓禮、義、廉、恥,淳化和加強民風(fēng)民俗建設(shè)。為此,管子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發(fā)展經(jīng)濟,教化人民,“富國強兵”,使齊國很快強大起來,齊桓公也因此稱霸諸侯,成為春秋五霸的第一個盟主。
《史記·管仲列傳》中,這一句引作“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
上一篇: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