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注釋】
選自《孟子·公孫丑下》。
王:指圣君。
名世者:聞名于世的人。一說命世之才。
【賞析】
一次,孟子向齊王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仁政”,未能得到齊王的賞識,于是離開齊國,在路上他對弟子充虞說: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意思是:每隔五百年一定有一位圣明君王興起,這期間也一定會有杰出的人才出現。
孟子認為,堯舜是圣明的君王,堯舜之后過了五百年,出現了湯(又名成湯),湯也是圣明的君王。湯以后,經歷了五百多年,出現了周文王,文王也是圣明的君王。文王以后,又經歷了五百多年,出現了孔子,孔子是一位偉大的圣人。所以,每隔五百年定會出現一位杰出的偉人。從時間跨度上看,從周武王到現在,已經過去七百多年了,從時事政治上看,當今天下紛爭,戰爭頻仍,人民不得安樂,應該是產生賢明君王和杰出人才的時候了。
那么,這樣的杰出人才出現沒有呢?孟子的回答是肯定的。他非常自信地說:“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意思說,如果想使天下安定,當今世上,除了我還有誰能做到呢!
上一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