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注釋】
選自《老子》二十二章。
曲:彎曲。
則:那就,才能。
全:保全。
枉:委曲。
直:伸直,伸張。漢帛書乙本作“正”。
洼:地低凹。
盈:平滿。
敝:破舊。
【賞析】
老子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存在。他說:
“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意思是:能夠委曲才能保全,能夠彎曲才能伸直,地勢低洼才能滿盈,物件破舊才能更新,少了反而能得到,多了就會迷亂。
老子認為,人在社會政治生活中,欲保全自己,必須善于處事委曲,一味地直來直去必然受到傷害。欲達到目的,必須學會暫時退避,或順勢宛轉。世間萬物都是這樣。比如一條河流,遇到大山阻隔,必須拐一個彎繞過去,才能繼續前進。一棵幼苗,長在石頭下面,須從旁邊探出頭來,才能繼續生長。同理,枉與直,洼與盈,敝與新,少與多,都符合事物對立統一的規律。譬如,追求的東西不多,目標定位合適,才能得到,老子謂之“少則得”;追求的東西多了,貪多求全,反而迷亂了自己,無所收獲,老子謂之“多則惑”。日常生活中也是這樣,事情得一件一件地辦,才能辦好。人們為了取得成功,常常集中力量辦一件事,也符合“少則得”的原理。
上述例子,說明事物是對立統一的,矛盾的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不能割裂開來。
上一篇: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