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注釋】
選自《論語·衛靈公》第二十章。
疾:擔憂。
沒世:死亡。
稱:被人稱道。
【賞析】
孔子認為,君子最重視自己的名譽,最希望留名于世,最害怕死而無聞。他說: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意思是:君子擔憂自己死后不被人稱頌。
孔子認為,修身養德是為了充實、完善自己,而不是為了被人稱頌。但是,一個人到了去世的時候,還沒有修身養德到為人稱頌,就要對此感到擔憂了。孔子這句話,一方面具有普泛的意義,反映了廣大士人學子,修身立德,稱名于后世的進取意識;一方面也折射出孔子自我實現的強烈愿望。
孔子一向鄙夷虛榮,他認為,“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說,君子只擔憂沒有才能,而不擔憂沒有人知道自己。換言之,有了才能、道德修養,人人敬而仰之,自然被人稱頌。而沒有才能、道德修養,擔憂也沒用,試想,誰會稱頌一個無德無識的人呢!這里,孔子強調人要有才能和道德修養,和“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孔子最痛恨的是自身沒有道德修養,沒有做出卓特貢獻,而不是沒有名聲。孔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的擔憂,實際上是擔心自己道德修養不完善,缺乏卓異的才能,不能充分顯示自我的價值。這也是他為什么在在強調“君子求諸己”的內在原因。
上一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