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剿阅芏幢O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注釋】
選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物色》。
屈平:屈原。
洞監:深察。
風騷:泛指詩賦等作品。
抑:或,也許。
【賞析】
這是南朝梁劉勰關于詩歌創作與自然景物關系的見解。他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說:
“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剿阅芏磋b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
意思說:山林原野的自然景象,確實是啟發文思的寶庫?!軌蛏钋蓄I會《國風》和《九歌》的內容真情(并寫出了《離騷》這樣偉大的作品),大概就是得力于大自然的幫助吧!
“江山之助”中的江山,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社會生活。它要求詩人直接觀察和體驗自然景物和社會生活,待有了深切感受后,再用富于形象的意境和優美的文字把它表現出來,創作出優秀的作品來。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篇中,肯定了客觀物景對于創作的重要意義,他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薄按呵锎?,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p>
與劉勰同一時代的鐘嶸,也在其《詩品序》中強調這一現象,他明確指出,客觀物景對詩人的感召作用,是詩歌產生的基礎??陀^物景既包括自然現象,也包括社會現象。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二者激發作者的創作欲望,產生強烈的感情激蕩,到了不吐不快時,便抒情狀物,發而為詩了。他舉例說:“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又說:“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蚬菣M朔野,魂逐飛蓬……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鐘嶸說的這些文學現象,都是“江山之助”的具體表現。
由此可以看出,所謂“江山之助”,實際上是將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視作文學創作的源泉,揭示了文藝創作的普遍規律。
自從劉勰提出這一觀點后,后人多用“江山之助”來表達文學創作中的這一奇特現象。《新唐書·張說傳》說張說:“既謫岳州,而詩益凄婉,人謂得江山助云。”北宋楊億《許洞歸吳中》詩說:“騷人已得江山助?!北彼嗡纹睢督涎缂颉氛f:“江山之助,出楚人之多才。”南宋王十明《游東坡十一絕》說;“文章均得江山助,但覺前賢畏后賢?!蹦纤魏檫m《次韻蔡瞻明登中山》說:“登臨自有江山助,豈是胸中不得平?!蹦纤?a href="http://m.tenkaichikennel.net/shiji/luyou/"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陸游《劍南詩稿·偶讀舊稿有感》也說:“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等等。其中以陸游的詩句最有代表性。陸游認為,揮毫寫詩要有山川自然景物相助,沒有到過瀟湘的人,怎么能夠寫出描繪瀟湘景色的詩句呢!
所以,劉勰的“江山之助”論,起到了引導作家面向社會現實、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積極作用。
上一篇: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