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①,縱作到極處②,俱是合當如此,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頭。
【出處】
《菜根譚》。
【注釋】
①恭:恭敬、尊敬。②極處:完美境界。
【譯文】
父母慈祥,子女孝順,兄姐對弟妹友愛,弟妹對兄姐尊敬,即使到最完美境界,也都是骨肉至親之間所應當做的,因為這完全是出于人類與生俱來的愛,彼此之間絕對不可以存著有一點企望回報的想法。
【賞析與啟迪】
人類的感情復雜多樣,有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有子女對父母的感恩,有兄弟姊妹間的友愛,有親朋好友、鄰里鄉親間的團結互助,有老師園丁般的辛勤耕耘,有學生桃李滿天下的回報,這種愛是發自內心、真心誠意的,是金錢和權利所不能操縱的,是給予奉獻而不求回報,是感情生活中的一塊凈土。
正是這種家族人倫的無私之愛,維系著中國社會幾千年一整套倫理道德的根基。不論是敬老尊賢、愛幼扶貧的公德意識,還是養兒防老、感恩圖報的反哺思想,對現在社會的人來說,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仍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上一篇:《父孝子愛,非有為也。》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