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子恥其言而過①其行②。
【出處】
《論語·憲問》。
【注釋】
①過:超過。②行:行為,行動。
【譯文】
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
【賞析與啟迪】
孔子向來注重言行一致,討厭夸夸其談,并多次在《論語》中談到“言過其行”的壞處。
“言過其行”的人,是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種人往往把計劃、目標或理想掛在嘴邊,卻不愿意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如此一來,即使說得再多、再好,也無法給生活和事業帶來任何實質上的進展,除了讓人笑話鄙夷之外,毫無任何益處。
做人應當具備腳踏實地、少說多做的務實精神,舍棄那些多說少做,甚至只說不做的輕浮虛偽的作風。
少說多做,做了再說,是聰明人奉行的人生藝術。無論何時何地,那種信口開河、紙上談兵的人,是無法令人信服的。任何理想和目標都要靠具體的行動來落實,不付諸行動,哪里來的成功呢?
上一篇:《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和氣迎人,平情應物。》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