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發,不計禍福。|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見義勇發①,不計②禍福。
【注釋】①發:為,做。②不計:不考慮。
【釋義】見義勇為,而不考慮禍福得失。
【點評】具有這種品格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參考文獻
蘇軾《陳公弼傳》
猜你喜歡
- 關于《青春名言大全·青年是人類的希望》的名人名言
- 處世名言·圍爐夜話—清王永彬《裝腔作勢百為皆假·不切實際一事無成》原文|譯文|賞析
- 《逐獸者,目不見太山。嘗欲在外,則明所蔽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 《一人向隅,滿堂不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舉之以語,考之以事,能諭,則尚而親之,近而勿辱以取人,則得賢之道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處世名言·菜根譚—明洪應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原文|譯文|賞析
- 《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斗.》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中庸之為德也,甚至矣乎!民鮮久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國以民為本,民安則國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躬履節儉,側身行仁,食不二味,衣無異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國之有民,猶水之有舟,停則以安,擾則以危。|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與其含恥而生,孰若蹈道而死.》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劉玄德種菜,沉著冷靜躲劫難
- 《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一人小矣,能善小,斯能善大.》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放情者危,節欲者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聞義能徙,視死如歸。萬事有不平,爾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
-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
-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什...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母愛其子正也.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有過失,子當諫爭(諍),豈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勉汝言須記,聞人善即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夫修善立名者,亦猶筑室樹果,生則獲其利,死則遺其澤.世之汲汲者,不達此意,若其與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上一篇:包拯笑比黃河清。|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臨乎死生得失而不懼。|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