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利國家,不求富貴。|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茍①利國家,不求富貴。
【注釋】①茍:如果。
【釋義】如果有利于國家,何必要求自己的富貴。
【點評】這是一種非常高尚的情操。
參考文獻
《禮記·儒行》
猜你喜歡
- 歇后語《孫悟空變小廟,露出猴子尾巴》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人生當作五湖游,安能終老荒山丘
- 《畫鬼容易畫人難.》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得士者強,失士者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歇后語《抬腳動步都得看皇歷》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 《慢彈回斷雁,急奏轉飛蓬》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惡言不出口,惡聲不入耳.》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 關于道德倫理·關愛的名人名言大全
-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常時任顯晦,秋至最分明。縱被微云掩,終能永夜清
- 《道邊殘雪護頹墻,墻外柔絲露淺黃.春色雖微已堪惜,輕寒休近柳梢旁.》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泥滑滑,一聲聲喚征鞍發.征鞍發,客亭楊柳,不禁攀折》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海鷗有感》原文與賞析
- 業有不得不廢時,至于德,則自有知以至無知時,不可一息斷進修之功也。
- 禍福是氣運,善惡是人事,理常相應,類亦相求。若執福善禍淫之說而使之不爽,而為善之心衰矣。大段氣運只是偶然,故善獲福、淫獲禍者半,善獲禍、淫獲福者亦半,不善不淫而獲禍獲福者亦半。人事只是個當然,善者獲福,吾非為福而修善;淫者獲禍,吾非為禍而改淫。善獲禍而淫獲福,吾寧善而處禍,不肯淫而要福。是故君子論天道不言禍福,論人事不言利害。自吾性分當為之外,皆不庸心,其言禍福利害,為世教發也。
- 《衰草居然白,寒花強自紅.》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關于《煩惱》見解、觀點和看法
- 《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于害民,故愛民必先于節用.》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 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 聞義能徙,視死如歸。萬事有不平,爾何...
-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
- 《無本不立,無文不行.》什么意思,出...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 《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
-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
- 《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什...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什么意思,出...
- 君子有九思|什么意思
-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 《富者之教子須是重道,貧者之教子須是守節.》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母愛其子正也.愛之無窮,而必欲其如何,則邪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父有過失,子當諫爭(諍),豈可潛謀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以德遺后者昌,以禍遺后者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勉汝言須記,聞人善即師.》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夫修善立名者,亦猶筑室樹果,生則獲其利,死則遺其澤.世之汲汲者,不達此意,若其與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上一篇:不食嗟來之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以公滅私,民其允懷。|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