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結《辯惑》下:“先王欲人自新,故為善者賞之,俾人勸而無懼,然后乃理。所以施賞罰于人民,令似衣冠,不可脫去,如此殷勤,乃能措刑殺,致太平耳。故曰,賞善而不罰惡則亂,罰惡而不賞善亦亂。”
本段大意:賞罰得當,對社會的安定影響極大,賞罰二者不可偏廢。本條大意:無論是賞是罰,偏廢了一方,社會必亂。
唐·元結《辯惑》下:“先王欲人自新,故為善者賞之,俾人勸而無懼,然后乃理。所以施賞罰于人民,令似衣冠,不可脫去,如此殷勤,乃能措刑殺,致太平耳。故曰,賞善而不罰惡則亂,罰惡而不賞善亦亂。”
本段大意:賞罰得當,對社會的安定影響極大,賞罰二者不可偏廢。本條大意:無論是賞是罰,偏廢了一方,社會必亂。
上一篇:《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賠了夫人又折兵.》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