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滅親名句,《征東破斧,周公大義滅親;遇賊爭先,趙孝以身代弟。》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征東破斧,周公大義滅親;遇賊爭先,趙孝以身代弟。
【譯文】周公東征平定了叛亂,砍壞了斧,砍壞了刀,殺了叛亂的弟弟管叔和蔡叔,這是大義滅親;西漢末年趙禮被強盜抓住,要殺死他吃掉,其兄趙孝在賊前說:“‘禮’瘦不如‘孝’肥,愿代弟命。”爭著要代替弟弟去死。
【評說】親情,是人類社會從遠古就有的一種最為原始和綿長的情感。一般來說,親情是一定要呵護的。趙孝愿意代替弟弟去死,正是出于強烈的親情。但是,當人們在正義與親情之間必須作出選擇時,是大義滅親,還是護親滅義呢?就情、法、義而言,前者犧牲小我之親情,維護天下之大義,“無情”之中彰顯偉大;后者則滿足私情,違背大義,雖情有可原卻于理不通、于法不容。我國的《刑法》規定,隱瞞、包庇罪犯者,犯包庇罪。因此,“大義滅親”、舉報涉嫌犯罪的親人,在現代社會已經是一項法律義務。
上一篇:《患難相顧,似鹡鸰之在原;手足分離,如雁行之折翼.》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下一篇:《煮豆燃萁,諷其相害;斗粟尺布,譏其不容.》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