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記載:魯哀公問有若說,鬧災荒,財用不足,怎么辦?有若說,你為什么不實行“徹”法,抽十分之一的田賦呢?哀公說,現在我征收十分之二還不足,十分之一怎能行呢?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這是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豐足了,國家沒有不豐足的;老百姓不豐足,國家又如何能豐足呢?
《論語·顏淵》記載:魯哀公問有若說,鬧災荒,財用不足,怎么辦?有若說,你為什么不實行“徹”法,抽十分之一的田賦呢?哀公說,現在我征收十分之二還不足,十分之一怎能行呢?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這是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豐足了,國家沒有不豐足的;老百姓不豐足,國家又如何能豐足呢?
上一篇:《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百尋之屋,以突隙之煙焚.》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