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昉《太平御覽》三百六十七卷引晉·傅玄《擬金人銘作口銘》。引此二句。
金人銘:銅鑄的人身上鑄的銘文。漢·劉向《說苑·敬慎》記載:孔子到周的太廟。石階前有一個金人(銅人),嘴上有三道封條,背上有銘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銘文很長,下略。)金人封了嘴,銘文總的意思是“戒多言”、“戒多事”。傅玄把銘文改寫為口語化的字句,內有“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句。大意是:一般的病總是由于吃東西不慎而生,一般的禍總是由于說話不慎而起。這是戒人不要亂吃亂說。本條可以分開單獨使用。合用時往往側重于某一句。
成語: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上一篇:《疾風知勁草》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病已成而后藥之,不亦晚乎!》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