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散于下,則人逸而富;利壅于上,則人勞而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壅(yōng):積聚。利益散發(fā)給下層,百姓就安逸富足;利益積聚在上層,百姓就勞困貧窮。唐·白居易《策林·不奪人利》:“利散于下,則人逸而富;利壅于上,則人勞而貧。故下勞則上無以自安,人富則君孰與不足。”
【例】白居易說得好:“利散于下,則人逸而富;利壅于上,則人勞而貧。”一些腐敗分子利用他們手中的特權(quán),將不義之財壟斷在他們的腰包里,自然會引起人民群眾的切齒痛恨。(紀國耀《打“蒼蠅”更要打“老虎”》)
上一篇:《利人莫大于教,成身莫大于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亂》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