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猶:猶如。長日加益:一天天長高。銷膏:消耗膏油。積累善行,就像身高每天增長而人們卻感覺不到一樣;積累惡行,就像燈火消耗膏油而人們卻覺察不到一樣。指小善積累能助人長進(jìn),小惡積累能使人毀滅。《資治通鑒·世宗孝武皇帝建元元年》:“盡小者大,慎微者著;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
【例】“積善在身,猶長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積惡在身,猶火之銷膏,而人不見也。”董仲舒把人的積善比作身體的長高,雖看不出來,但確是長高了;把人的積惡比作點(diǎn)燈耗油,雖無明顯變化,但確實(shí)日益瀕于滅亡。(梁國藩等《領(lǐng)導(dǎo)語言藝術(shù)實(shí)用全書》)【提示】“長”在這里讀zhǎng,不讀cháng。
上一篇:《積于柔必剛,積于弱必強(qiáng)》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