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昃(zè):太陽偏西。盈:圓滿。食:指月食。太陽升到天空正中,就要向西邊落去;月亮到了最圓的時候,就會慢慢地虧缺。指萬事萬物都有盛有衰,這是必然規律?!兑捉洝へS》:“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人于人乎?”
【例】“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边@是說天地萬物有盈有虛,因時而消長?!兑捉洝氛J為,事物的盈虛消長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方克立等《中國哲學名著選讀·譯〈天演論〉自序》)
又作〔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例】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史記·田叔列傳》)
上一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日富歲貧,饑寒之漸》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