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語出宋·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詞曰:“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通稱《采桑子》。層樓:高樓。建安詩人王粲曾作《登樓賦》以抒寫自己寄人籬下的懷鄉愁情。登高賦愁,古人慣例。強(qiǎng)說愁:沒有愁而勉強說愁,即無病呻吟。這四句詞的意思是:少年的時候不曾嘗過春花秋月引起的閑愁,卻總愛登上高樓瞭望。登上高樓瞭望,是為了填寫新詞,勉強說愁啊!詞為作者閑居帶湖時所作,上闋通過回顧少年時的不知愁而賦愁來反襯如今老大后飽嘗憂愁而又不能吐露的心情,借以抒發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與憂憤。后人常引用上闋的句子,或說明青少年人涉世未深而“不知愁”,或說明“無病呻吟”的煩惱。“新詞”常引作“新詩”。
例如
①“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摟。愛上層樓……”劉亞洲心頭涌上幾分莫名其妙的孤獨。(摘自劉亞偉等《孤獨的獵人》)
②它常常是憂郁的,或濃或淡卻總是有,哪怕在她還應該是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年輕姑娘時。(摘自韓藹麗《寂寞》)
③我想,這應該是他們的傷感美引起了我的共鳴。雖然我年少不識愁滋味,但對“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的“此事古難全”還是能領略一二。(摘自茅于潤《〈大地之歌〉歌大地》)
④這不是“為賦新詩強說愁”,而是從骨頭里向外散發出的悲涼。但他這樣一個穩定的人,又怎能使他空虛得起來?(摘自張賢亮《我寫維熙》)
⑤這時的女孩子的心情是琢磨不透的,有時候快樂得像一個娃娃,有時候又傷感得讓人不知道如何是好。“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似乎是這個時候的我的最好寫照。(摘自聶雙雙《人生如品茶》)
上一篇: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下一篇:辛棄疾《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