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指文武官員不貪圖錢財,不貪生怕死,國家就能太平興盛。《宋史·岳飛傳》:“‘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例】“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岳武穆這句話看透了吏治腐敗的癥結(jié)。以科舉為途徑的官吏養(yǎng)成法,從根上便醞釀著腐敗,這是從周、范二“進(jìn)”身上都可以看到的,又豈是一些面子上的肅貪所能治理得了的呢!(陳四益《讀書·仕途·經(jīng)濟(jì)》)
又作〔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
【例】在讀歷史時,有一個強(qiáng)烈的精神在鞭策啟迪著我——國家要興旺,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反之,如果內(nèi)爭利于朝,外不能御侮,就要亡國。(孟翔風(fēng)《做有志氣有作為的一代》)
上一篇:《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有事常如無事時鎮(zhèn)靜》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