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
出處
王曰:“嗚呼!凡我有官君子,欽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其爾典常作之師,無以利口亂厥官。蓄疑敗謀,怠忽荒政。不學墻面,蒞事惟煩。戒爾卿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位不期驕,祿不期侈。恭儉惟德,無載爾偽。作德,心逸日休;作偽,心勞日拙。居寵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賢讓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厖。舉能其官,惟爾之能。稱匪其人,惟爾不任?!?/p>
——《尚書·周書·周官》
譯文
成王說:“啊,我的諸位官員,要做好你們分管的工作,慎重發布你們的命令。令出必行,不得違反。以公滅私,人民就信任歸服。先學好古制再做官,按制度來議論政事,政事就不會糊涂。你們要師法五常之典,不要以能說會道干擾你的官員。蓄疑不決就會敗壞計謀,怠惰疏忽就會荒廢政事。不學習就如面墻而立,臨事便煩亂。告誡各位卿士,功高唯于有志,業廣惟于勤勉。唯有果斷從事,才沒有后面的艱難。居官不應驕傲,受祿不應奢侈。恭儉才是美德,不要心存詐偽。行德則心逸而日安,作偽便心勞而日拙。尊寵時要想到危辱,無事不應當敬畏,不知敬畏則會陷入可怕的處境。推賢讓能,眾官才能和諧,不和諧政事就亂了。推舉能者為官,是你們的職能。舉薦失當,便是你們不能勝任其職?!?/p>
名句解讀
周成王滅了淮夷,回到王都豐邑,和群臣一起總結周家(周王朝)成就王業的經驗,并向群臣說明周家設官分職及用人的法則。其中他在教訓“官君子”(各級官長)要忠于職守、勤于政務時,說道:你們要認真對待你們的職責,不能怠惰輕忽。你們要知道,功高由于有志,業大由于勤勞;唯有果斷從事,才沒有后面的艱難。
經典故事
司馬遷幼年是在韓城龍門度過的。龍門在黃河邊上,山岳起伏,河流奔騰,風景十分壯麗。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之河滋養了幼年的司馬遷。他常常幫助家里耕種莊稼,放牧牛羊,從小就積累了一定的農牧知識,養成了勤勞艱苦的習慣。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司馬遷十歲就閱讀古代的史書。他一邊讀一邊做摘記,不懂的地方就請教父親。由于他格外的勤奮和絕頂的聰穎,有影響的史書都讀過了,古代歷史在頭腦中有了大致輪廓。后來,他又拜大學者孔安國和董仲舒等人為師。他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要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在父親的熏陶下,他從小立志做一名歷史學家。
一天,快吃晚飯了,父親把司馬遷叫到跟前,指著一本書說:“孩子,近幾個月,你一直在外面放羊,沒工夫學習。我也公務纏身,抽不出空來教你?,F在趁飯還不熟,我教你讀書吧。”司馬遷看了看那本書,又感激地望了望父親,說:“父親,這本書我讀過了,請你檢查一下,看我讀得對不對?”
說完,就把書從頭至尾背誦了一遍。
聽完司馬遷的背誦,父親感到非常奇怪。他不相信世界上真有神童,不相信無師自通,也不相信傳說中的神人點化??墒?,司馬遷是怎么背誦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司馬遷趕著羊群在前面走,父親在后邊偷偷地跟著。羊群翻過村東的小山,過了山下的溪水,來到一片洼地。洼地上水草豐美,綠油油的惹人喜愛。司馬遷把羊群趕到草地中央,等羊開始吃草后,他就從懷中掏出一本書來讀,那瑯瑯的讀書聲不時地在草地上縈繞回蕩??粗@一切,父親全明白了。他高興地點點頭,說:“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從二十歲起,司馬遷開始到各地游歷,考察歷史和風土人情,為他日后編寫史書提供了充足的史料。做太史令后,他常有機會跟從皇帝在全國巡游,又搜集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了解到統治集團的許多內幕。他還如饑似渴地閱讀宮廷收藏的大量書籍,收集了各種重要的史料。就在寫《史記》的時候,他為李陵說情觸犯了漢武帝,被關入監獄、判以重刑。
司馬遷出獄后繼續寫作,經過前后十年的艱苦努力,終于寫成了《史記》。這部巨著,對后世史學與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
東漢年間,班超作為使節出使西域,去完成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御匈奴侵擾的使命。他和部下首先來到了鄯善國。鄯善國王知道漢朝是一個泱泱大國,國力強盛,人口眾多,不容小視,又見漢朝的使者莊重威儀,頗有大國之風,待他們很熱情??墒菦]過多久,班超便察覺國王對他們越來越冷淡,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夜里,班超派人潛進王宮,果然發現國王正陪著匈奴的使者喝酒談笑,看樣子很是投機。刺探消息的人馬上回來將這件事報告給班超。班超立刻意識到事態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了,于是馬上召集使團研究對策。
班超果斷地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下決心消滅匈奴,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當夜,班超就帶人沖進匈奴所駐的營壘,趁他們沒有防備,以少勝多,終于把一百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提著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國王,當面指責他的善變。鄯善國王又吃驚又害怕,很快就和漢朝簽訂了同盟協議。班超的舉動震動了西域,其他國家也紛紛和漢朝簽訂同盟,很多小國也表示和漢朝永久友好。班超終于圓滿地完成了使命。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就應當像班超一樣果斷,敢于冒必要的危險,才能夠獲得成功。如果此時還猶豫不決、畏縮不前,后果就不堪設想了。
上一篇:《列士并學,能終善者為師》賞析|譯文|出處|解讀|
下一篇:《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