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法律的名言名句,法律的名人名言,法律名言警句大全
人民應該為法律而戰斗,就像為了城墻而戰斗一樣。
〔古希臘〕赫拉克利特 《著作殘篇》
完全按照成文法律統治的政體不會是最優良的政體。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政治學》
蓋法律者國家所賴之以維持。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在一個國家中,法律永遠是由強者的權力制定的。
〔古希臘〕柏拉圖《法律篇》
如果法律是非正義的,它就不能存在。
〔古羅馬〕奧古斯丁《論自由意志》
大海和陸地服從宇宙,而人類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轄。
〔古羅馬〕西塞羅《法律篇》
國家使空洞的法律權利成為實在的,因為它滿足了法律的要求。
〔英〕拉斯基《國家的理論與實際》
法律之明了,不盡在其條文之詳盡,乃在其用意之明顯,而民得其喻也。
〔英〕霍布斯《利維坦》
凡是解釋越簡單的法律,也就是越公正的法律。
〔英〕托馬斯·莫爾《烏托邦》
法律不可能使本質上是道德的或純潔的行為變為犯罪行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為又變成純潔的行為一樣。
〔英〕雪萊《人權宣言》
法是一套權威性的審判指南或基礎。
〔美〕龐德《通過法律的社會控制法律的任務》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莊嚴的表現。
〔法〕羅伯斯庇爾《革命法制和審判》
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如果一個國家,刑罰并不能使人產生羞恥之心的話,那就是由于暴政的結果。
〔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如果我們的法律只是自然規律的幼芽,它毫無疑問是好法律。這樣的法律可以抑惡揚善。
〔法〕大仲馬《馬希里選集》
法律的效力是以它所引起的愛戴和尊重為轉移的,而這種愛戴和尊重是以內心感到法律公正和合理為轉移的。
〔法〕羅伯斯庇爾《革命法制和審判》
法律又是什么?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
〔俄〕列寧《社會民主黨在1905—1907年俄國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綱領》
一國的法律,目的在于謀取一國的利益,所以國與國之間,也必然有其法律,其所謀取的非任何國家的利益,而是各國共同的利益。
〔荷〕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
〔荷〕格老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所謂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種方策,使生命與國家皆得安全。
〔荷〕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
(春秋)孔丘《論語·子路》
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
(戰國)管仲《管子·禁藏》
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
(戰國)管仲《管子·七臣七主》
官不私親,法不遺愛。
(戰國)慎到《慎子·君臣》
一民之軌,莫如法。
(戰國)韓非《韓非子·有度》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
(戰國)韓非《韓非子·有度》
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戰國)荀況《荀子·富國》
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
(漢)桓寬《鹽鐵論·疾貪》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
(漢)桓寬《鹽鐵論·申韓》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
(漢)班固《漢書·刑法志》
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賞罰》
立善防惡謂之禮,禁非立是謂之法。
(晉) 傅玄 《傅子·法刑》
誣服之情,不可以折獄。
(晉)陳壽《三國志·魏書·司馬芝傳》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
(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
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人。
(唐)吳兢《貞觀政要·赦令》
法小弛則是非駁。
(唐)劉禹錫《天論上》
石以砥焉,化鈍為利; 法以砥焉,化愚為智。
(唐)劉禹錫《砥石賦》
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
(宋)蘇轍《河南府進士策問三首之一》
小惡不容于鄉,大惡不容于國。
(宋)蘇軾《策別安萬民六》
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
(宋)歐陽修《劍州司理參軍董壽可大理寺丞制》
疏法勝于密心,寬令勝于嚴主。
(明)呂坤《呻吟語·治道》
法者,輔治之具,當以教化為先。
(明)薛瑄《讀書錄》卷9
上一篇:關于治國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于激情的名人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