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朽人間罵未銷》出自哪里,《骨朽人間罵未銷》什么意思,《骨朽人間罵未銷》原文出處,《骨朽人間罵未銷》賞析。
【出處】 宋·劉子翚《汴京紀事二十首》(其七)
【鑒賞】 原詩中的嗟: 哀嘆。覆鼎: 翻倒寶鼎,這里比喻敗壞國家大事;鼎: 用來比喻政權。王傅: 北宋末年太傅王黼,貪污賣國,他在汴京有周圍幾里的大住宅。太師橋: 北宋末年以貪污驕奢而臭名千世的太師蔡京,修建了豪華住宅和美麗的風景區,后被燒毀,只剩一座橋。原詩意思是: 憎恨那些失職的臣子葬送了北宋王朝,這些人尸骨腐爛了,咒罵他們的聲音仍不消沉。月光照射下的美池高臺是太傅王黼的住宅,春風楊柳的風景區原是太師蔡京的樓臺庭院。本詩表現了作者對王黼、蔡京他們貪污賣國的憤怒情緒。“骨朽人間罵未銷” 這句詩用來指那些罪大惡極的壞家伙,遺臭萬年,尸骨爛了以后,人們還咒罵不休。
【原詩】 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風楊柳太師橋。
上一篇:《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下一篇:《魂兮歸來哀江南》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