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記載:一個叫田登的做州官(一州之長),最怕別人觸犯“登”這個音,底下的官吏為此挨打的很多。因此,全州的人都叫“燈”(與“登”同音)是“火”。到了元宵節(jié)要放燈,州里出了告示說:“本州依例放火三曰。”后流行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句話。
這兩句原是對州官因犯忌諱把“放燈”叫作“放火”的一種諷刺嘲笑,后來這句話的意思變成了只許當官的胡作非為,不許老百姓循規(guī)蹈矩。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記載:一個叫田登的做州官(一州之長),最怕別人觸犯“登”這個音,底下的官吏為此挨打的很多。因此,全州的人都叫“燈”(與“登”同音)是“火”。到了元宵節(jié)要放燈,州里出了告示說:“本州依例放火三曰。”后流行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一句話。
這兩句原是對州官因犯忌諱把“放燈”叫作“放火”的一種諷刺嘲笑,后來這句話的意思變成了只許當官的胡作非為,不許老百姓循規(guī)蹈矩。
上一篇:《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可一不可再.》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