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芝蘭:兩種香花。進至擺滿了芝蘭的屋里,久了,也不覺得香了。比喻和有德的人住在一起,久了不覺得他“香”了,那是被他所感化了。后世或直用于在香花之中,久了,不覺得它香了,或用于處身于有才能的人或美好的物之中,久了,不感到其特點突出了。或沿用古義。
反義語: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參看該條。
《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芝蘭:兩種香花。進至擺滿了芝蘭的屋里,久了,也不覺得香了。比喻和有德的人住在一起,久了不覺得他“香”了,那是被他所感化了。后世或直用于在香花之中,久了,不覺得它香了,或用于處身于有才能的人或美好的物之中,久了,不感到其特點突出了。或沿用古義。
反義語: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參看該條。
上一篇:《入者主之,出者奴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