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向《列女傳》記載:范獻(xiàn)子的妻子有三個(gè)兒子,都在趙氏處為官。一次,趙簡(jiǎn)子騎馬在園子里行走,園子里有很多樹,就問范家的三個(gè)兒子怎么辦(意思是樹阻礙馬前進(jìn))?老大說:圣明的君王做事總是要先征詢別人的意見,昏亂的君王做事,不征詢意見就干。老二說:要愛惜馬,就不必愛民力;要愛民力。就不必愛馬。老三說:可以用三種辦法役使百姓,而讓百姓感恩:先下令砍山上的樹,就說以備使用。然后打開園門,讓百姓看到里面有樹。山遠(yuǎn)園子近,百姓愿砍近處的樹,此其一。山險(xiǎn)園平,百姓愿砍平地的樹,此其二。把樹砍完再賤賣給百姓,百姓一定很高興,此其三。趙簡(jiǎn)子采納了他的意見。小兒子很高興,到處夸耀他的功,回家后告訴了他母親。“母喟然嘆曰:‘終滅范氏者,必是子也。夫伐功施勞,鮮能布仁;乘偽行詐,莫能久長(zhǎng)。’”
本段大意:小兒子的意見,完全是一些權(quán)詐,對(duì)人不誠(chéng),終要失敗。伐功,夸耀自己的功。施勞:義同“伐功”。鮮:xiǎn,少。布仁:施行仁義。本條大意:喜愛夸耀自己功勞的人,很少會(huì)施行仁義。
上一篇:《任重而道遠(yuǎn).》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伐木不自其根,則蘗又生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