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厭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過于平常也。日月常而千古常新,布帛菽粟常而寒能暖,饑能飽,又何其新也!是新奇正在于平常,世人不察,反于平常之外覓新奇,是豈得謂之新奇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李贄 《焚書·復耿侗老書》,反躬自省類名言句子
世上人厭惡平常而喜歡新奇, 不知道有這樣的說法, 凡是天下最新奇的東西, 沒有能超出平常的。 日月很平常, 但世世代代又使人感到那么新鮮; 棉布絲綢、 五谷雜糧很平常, 但寒冷時能取暖, 饑餓時能飽肚, 又多么新奇啊! 這就是說新奇正體現于平常之中,世上人覺察不到這一點,反而到平常之外去尋求新奇,這樣怎么能稱它做新奇呢?
上一篇:《自知難于知人,自信難于信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盤根錯節,可以驗我之才;波流風靡,可以驗我之操;艱難險阻,可以驗我之思;震撼折沖,可以驗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驗我之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