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淳·持竿入城》注釋,意譯與解說
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 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 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①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 但見事多矣, 何不以鋸中截②而入!”遂依而截之。
——《笑林》
【注釋】
①俄: 一會兒。②中截: 從中截斷。
【意譯】
魯國有個人,拿了一根長竹竿進城。到了城門口,他先豎著拿竿,結果卡在城口洞上進不去;后來又橫著拿竿,還是卡住進不去。這人一籌莫展,站在城門前發(fā)呆。不一會兒,一個老頭走來看見,教訓他說:“我雖不是圣人,但畢竟見多識廣。你為什么不用鋸子把它從中間一截兩段再拿進去呢?”這個人真的按老頭的話把竹竿截斷拿進城了。
【解說】
持竹竿者豎著拿,橫著放,橫豎無法把竹竿帶進城門,是個十足的呆板、僵化的糊涂蟲。那老父自以為見多識廣,出了個將竹竿一截兩段再拿進城的餿主意,看來也不過是個假內行。一個糊涂蟲,一個假內行,湊成一對活寶,如何不鬧出笑話呢?凡事都要動動腦筋,而所謂動腦筋,就是要廣開思路,不能呆板, 只往一個方面鉆。但如果忘記了根本目的,即使思路再廣,腦筋再靈活也沒有用,魯人因為思想呆板僵化,所以辦不好事,而老父雖然思路開闊, 卻忘了拿竿入城的根本目的。結果, 雖然解決了 “入城”的問題, 而那竹竿也就沒有用了,是讓魯人徒勞了一場。比起那魯人來,那老父的餿主意更有害。所以冒充金剛鉆是不行的。尤其既要冒充金剛鉆,又剛愎自用,那就更加害人。我們的某些官僚主義者,就很像笑話中的老父,明明是個外行,卻偏要充當內行,明明是瞎指揮,卻偏以為是英明果斷,其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關名言】
真正思考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吸取的知識要比從自己的成就中吸取的知識更多。
——英國 約翰·杜威
上一篇:《蘇軾·持燭鉆火》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楊慎·按圖索驥》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