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御寇·季梁得病》注釋,意譯與解說
楊朱之友曰季梁。季梁得病,七日大漸①。其子環而泣之,請醫。季梁謂楊朱曰:“吾子不肖如此之甚,汝奚不為我歌以曉之?”楊朱歌曰:“天其弗識,人胡能覺?匪②祐自天,弗孽③由人。我乎汝乎,其弗知乎!醫乎巫乎,其知之乎?”其子弗曉,終謁三醫。一曰矯氏,二曰俞氏,三曰盧氏,診其所疾。矯氏謂季梁曰:“汝寒溫不節,虛實失度,病由饑飽色欲,精慮煩散,非天非鬼。雖漸,可攻也。”季梁曰:“眾醫也。亟屏之!”俞氏曰:“女始則胎氣不足,乳湩④有余。病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漸矣,弗可已也?!奔玖涸唬骸傲坚t也。且食之!”盧氏曰:“汝疾不由天,亦不由人,亦不由鬼。稟③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亦有知之者矣。藥石其如汝何?”季梁曰:
“神醫也。重貺⑥遣之!”俄而季梁之疾自瘳⑦。
——《列子·力命》
【注釋】
①漸:病重。②匪:不是。③孽:妖孽,災殃。④湩(dong):乳汁。⑤稟:承受。⑥貺(kuang):賜與。⑦瘳(chou):病愈。
【意譯】
楊朱的朋友季梁得了病,過了七天,病非常重了。他的兒子圍著他哭了起來,要去請醫生。季梁對楊朱說:“我的兒子很不像樣,你何不替我唱只歌,開導開導他?”楊朱唱道:“天都不知道,人又怎能通曉?不是天能夠保佑,也不是人把孽造。我呵你呵,大概是真不知道啊! 醫生呵巫師呵,又哪里能知曉呢?”他的兒子聽了仍然不明白,到底請來了三位醫生:一個矯氏,一個俞氏,一個盧氏,來診斷他父親的病。矯氏對季梁說:“你冷熱失去調節,虛實也不正常。你的病是由于忽餓忽飽,貪色縱欲,精神憂慮,心情煩亂所致,不由于天神, 也不是由于鬼。雖然病重,還是可以治好的?!奔玖赫f: “這個醫生太一般了, 請快快退下去吧!”俞氏對季梁說: “你 開始就胎氣不足, 乳汁有余,你的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的來由已經很久了,不能夠治了?!奔玖赫f:“這個醫生比較高明,請他吃頓飯吧!”盧氏對季梁說:“你的病不是由于天,也不是由于人,也不是由于鬼,你既然承受了生命和形體,就有自然在制約著,通達的人也有懂得這個道理的。藥石又能把你怎么樣呢?”季梁說:“這簡直是個神醫,走時送他一筆厚禮吧!”不久,季梁的病自然而然地好了。
【解說】
應該說,這篇寓言表達了一種非常深刻的思想,就是生老病死,都要順乎自然。這種思想很抽象,也很難講清,可作者卻通過對三個醫生的評說、對比, 層層深入地把這種思想較為清楚地表達出來了。這也是《列子》寫作上的一大特色。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與本篇寓言所表達的思想頗為相通。由于列子那個時代人們對自然、宇宙、生命、死亡的無數奧秘尚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因此人們便對大自然的一切演變(包括生老病死)充滿了神秘的崇拜,一切順乎自然的“自然觀”十分流行。但通過故事生動而合理地解釋這個思想,列子還是先驅者之一?;蛟S有人會按照習慣思維定勢以為這種思想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墒聦嵣希澜缛f物的生成、運演,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和秩序,都有其有形無形的網絡。在這個意義上講,世上萬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生老病死的現象自然也逃不出自身的演繹邏輯。人,“稟生受形,既有制之者矣”,同樣“亦有知之者”。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們探索世界的熱情越來越高,手段也越來越精湛,人類已揭開了自然世界無數神秘的面紗,并且還將永遠探索下去,也將永遠探索不盡。因此,我們可以說,世界是可知的,也是不可知的。我們必須順乎自然,把握和認同自然的自身規律和秩序,同時,又不能屈從于自然,成為自然的奴隸。理解這兩者的微妙關系,才是現代人超越列子思想的標志。
【相關名言】
金鉤玉餌雖珍,不能制九淵之沉鱗。
——葛洪
上一篇:《莊周·姑射神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陶宗儀·寒號蟲》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