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沃堯·論蛆》注釋,意譯與解說
冥王無事, 率領判官鬼卒等, 游行野外, 見糞坑之蛆,蠕蠕然動,命判官記之, 曰:“他日當令此輩速生人道①也。”判官依言, 記于簿上。又前行見棺中尸蛆, 冥王亦命判官記之,曰:“此物當永墮泥犁②地獄。”判官問曰: “同是蛆也,何以賞罰之不同如是?”冥王曰: “糞蛆有人棄我取之義,庸士③也,故當令往生人道。若尸蛆則專吃人之脂膏血肉者, 使之為人, 倘被其做了官, 陽間的百姓, 豈不受其大害么?”判官嘆曰: “怪不得近來陽間百姓受苦, 原來前一回有一群尸蛆, 逃到陽間去了。”
——《俏皮話》④
【注釋】
①人道:迷信傳說中“六道”之一,來世轉生為人。②泥犁:梵語。意譯為地獄。在此界中,一切皆無,為十界中最惡劣的境界。③庸士:庸碌之士。④《俏皮話》:笑話寓言集。近代吳沃堯撰。共一百二十六篇。這些篇章先是零星發表于光緒年間各報刊,后連載于作者主編的《月月小說》,1909年由上海群學圖書社出版單行本。今人盧叔度又重輯,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意譯】
陰間的閻王這天閑來無事,帶領判官鬼卒等,到野外游覽,看到糞坑里的蛆蟲,蠕動爬行,就命令判官作記錄,說:“以后應當讓此輩蛆盡早轉生為人。”判官依照閻王話,記在本子上。說罷又繼續前行,又看見棺材尸體上的蛆蟲,閻王也命令判官記下,說:“這種東西應當永打入最可怕的泥犁地獄。”于是判官問道:“同樣是蛆蟲,為什么賞罰如此不同?”閻王說:“糞蛆有人丟棄后我取用的精神,是庸碌之士,所以當使它轉生為人。像尸蛆這東西,專吃人的脂膏血肉,如何使它轉生為人,倘若做了官,那么陽間的百姓,難道不要受它的大害嗎?”判官聽后嘆息說:“怪不得近來陽間的百姓受盡苦難,原來前一次讓一群尸蛆逃到陽間去了。”
【解說】
想不到陰曹地府的閻王竟也如此懂得人情,尚且曉得要為陽間的老百姓著想,至于朗朗乾坤中的統治者又是怎樣呢?作者的潛臺辭,通過他的巧妙構思,已經是不言自明了。比尸蛆更厲害的是,陽間的貪官污吏吃的不是死人,而是活人身上鮮活的脂膏血肉。可嘆的是陰間的閻王已奈何他們不得。否則也許不止是墮入泥犁地獄。當然,閻王也是有玩忽職守之過的,為什么不早一些發個禁令,讓尸蛆墮入泥犁地獄呢?而且竟然還讓一群尸蛆逃到了陽間,否則陽間也不至于有那么多兇狠貪婪的嘴臉,而老百姓也不至于要遭受泥犁地獄才有的苦難。這一顛倒,雖然只是出于一時的疏忽,可是陽間的是非,黑白,美丑,善惡,也就一并顛倒了過來。盡管人們為了趕走披著人皮的尸蛆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而且確實也已經取得了赫赫戰果,許多尸蛆終于押送給了閻王,由它去法辦了。但尸蛆既然能從閻王手下逃出來,說明它們也實在是有點能耐的,所以要把尸蛆從陽間清除掉,并非易事,更何況尸蛆曾經在陽間大大地繁殖過子孫后代,不僅繁殖力高,而且因為吃人血脂膏,成活力也高,體魄也格外強健,所以更非朝夕之功就能奏效。
【相關名言】
陰陽神變皆可測, 不測人間笑是瞋。
——白居易
上一篇:《劉基·論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沈起鳳·貧兒學諂》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