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性好雅潔》注釋,意譯與解說
蔡①人有列宗子泓,性好潔。惡人口②,遇人與語,遙答之,且答且唾③,人進寸則退尺以避。沐浴必十更湯,收濕④不以巾,遡風⑤乾之。掘坎為匽而軒其上⑥,下流河水,隨溷⑦隨流。欲行人道,汲井泉前后濯⑧,大雪不廢⑨。妻以病寒死。然好嗅女婦足紈⑩。足紈若行幐⑾,纏三周而覆涌泉⑿,善垢?;蚪庵?,其臭逆鼻,人不噦⒀即吐。子泓獨樂之,驕人曰:“是何郁金之腴⒁也,婆律之潤也⒂,椒蘭之郁⒃也!”置諸袖中,飯不甘,嗅之;神度弗爽,嗅之;怒不舒、懣不釋也,又從而嗅之。瀕死,召其子曰:“吾死矣!粢盛薌合⒄不爾求也,嘉薦普淖⒅弗汝覬也。能時致足紈于柩前, 孝莫大焉!”
——《宋文憲全集》
【注釋】
①蔡:古國名。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②惡人口:厭惡別人口中的味道。③且答且唾:一邊回答,一邊吐唾沫。④收濕:擦干身上的水。⑤遡風:迎著風。⑥掘坎為匽(yan)而軒其上:挖一個坑作糞坑,并且在上面蓋一間小房子。⑦溷(hun):骯臟。這里指大便。⑧汲井泉前后濯(zhuo):打井、泉水洗身體的前后。⑨廢:廢止。⑩足紈(wan):古代婦女纏足用的長布條。⑾行幐(teng):綁腿布,古代男女皆用它。⑿涌泉:針灸穴位名,位于腳心。這里指腳心。⒀噦 (yue):人在嘔吐時喉嚨發出的聲音。⒁郁金之腴:郁金,郁金香。腴,指豐腴。⒂婆律之潤:婆律,香料名。出自龍腦香樹,樹干蒸餾后所得的結晶,既是香料,又是中醫學中一味芳香開竅藥(叫作“冰片”)。⒃椒蘭之郁: 椒、蘭的濃郁的香味。⒄粢 (zi) 盛薌(xiang)合:粢盛,祭祀時盛在器皿中的谷物。薌合,《禮記·曲禮下》:“黍曰薌合”,即黃米。(18)嘉薦(jian)普淖(nao):嘉薦,肉醬。普淖,黍稷一類谷物。
【意譯】
蔡國有個叫列宗子泓的人,生性好潔。厭惡別人口中的氣味,遇到有人和他說話時,只遠遠地回答,一邊答一邊吐唾沫,說話人走近一寸則連忙退讓幾尺。洗澡時一定換十幾次水,洗完后也不用毛巾擦干身子,而是迎著風吹干。挖一個坑作糞坑,并在上面蓋一間小房子,下面與河道相通,一邊大便一邊讓河水沖走糞便。要行房事時,也得用井泉之水沖刷前后身,即使下大雪也不廢這個規矩。他的老婆因此凍傷而死。但喜歡聞婦女的裹腳布。裹腳布像綁腿布,在腳上纏三轉而裹住腳心,容易臟。一旦解下來,臭不可聞,一般人不惡心即嘔吐。子泓獨獨喜歡它,對別人夸耀說:“這多么富于郁金香的豐腴,龍腦香的香潤,椒蘭的馥郁啊!”把它放在袖子里,吃飯不香時,聞一聞;精神不爽時,聞一聞;憤怒、煩悶排解不開時,更要聞一聞。將死的時候,把兒子叫到跟前說:“我要死了。不要求你弄了谷子、黃米、肉醬之類的東西來供我。能時常把裹腳布送到我的棺材前,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解說】
這位列宗子泓,在社會上,在人前,可以說是“清潔衛生”的典型,誰還能夠與他相比?不過關上房門專愛聞腳臭,還不是一般的腳臭,而是小腳女人的腳臭——纏小腳的,為了保持形狀,裹一次腳很久不解開,當然說不上洗腳,這裹腳布的臭可想而知了。一般正常的人當然不會像列宗子泓一樣去聞臭腳布——現在也沒有,不過,假清高的人卻不少?!度辶滞馐贰返谒幕貙懛哆M母親死后,去湯知縣處打秋風,范進不肯用銀杯銀筷,要居喪盡禮,必等知縣給他換上白竹筷子才肯吃。可是一開席,范進卻“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禮教”虛偽的典型。
【相關名言】
感人以誠不以偽。
——方苞
上一篇:《劉元卿·性嗜臟羹》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呂不韋·戎夷解衣》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