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土偶人與桃梗》注釋,意譯與解說
淄上,有土偶人與桃梗相與語①。桃梗謂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②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③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將何如耳?”
——《戰國策·齊策三》
【注釋】
①土偶人:用泥土做的人像,泥偶。桃梗:用桃樹的枝梗做的人像。②挺:揉捏整治。③東國:東方國土。
【意譯】
淄水岸上,有個泥偶和一個木偶在交談。木偶對泥偶說:“您是西岸的泥土,被揉捏成人的模樣,到了八月份,大雨下來,淄水一漲,那您就毀壞了。”泥偶說:“不對!我是西岸的土,泡散了再回到西岸罷了。您是東方國土上的桃梗,被刻削成人的形狀,大雨下來,淄水一漲,把您沖走,那您不知要漂流到什么地方呢?”
【解說】
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而這里的土偶與桃梗卻是各自抓住對方的短處互相攻訐,便是極不正確的態度了。泥人雖然質陋,但被水一沖還能復歸原土;而木偶盡管會如泥人所言,被水一沖就東飄西蕩、漫無歸宿,然而它卻比泥人堅強與名貴。這兩個同屬人們取樂的玩偶,不思取長補短,友好相處,而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確是我國長期封建社會中彼此“窩里斗”的典型。當一個皇帝主宰著所有臣民的命運時,奉承拍馬,投機鉆營便會成為有些人試圖向上爬的重要手段。而與此同時產生的,便是內部彼此的傾軋,陷害與勾心斗角。這是當時社會的特定產物,也是統治者借以維護自己統治的主要手段。在這則寓言中所反映的土偶與桃梗的攻訐,只是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在這里的投影罷了。人們無法改變過去的歷史,但有責任放眼于未來。當我們今天以一種新型的人際關系來重新思考泥人與桃梗的關系時,泥人吸收桃梗堅硬的品性,桃梗學習泥人腳踏實地的精神,這不就兩全其美了嗎?
【相關名言】
好動與不滿足是進步的第一必須品。
——美國 ·愛迪生
對驕傲的人不要謙遜, 對謙遜的人不要驕傲。
——美國 ·杰弗遜
上一篇:《劉安·善呼者》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安·塞翁失馬》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