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莊子妻死》注釋,意譯與解說
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①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 “不然。是其始死也, 我獨何能無概然! 察其始而本無生, 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 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②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 今又變而之死, 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 而我嗷嗷然隨而哭之, 自以為不通乎命, 故止也。”
——《莊子·至樂》
【注釋】
①箕踞: 席地兩腿岔開而坐。②芒芴: 讀同恍惚。
【意譯】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喪,看到莊子正岔著腿坐著,敲著盆子唱歌。惠子說:“與妻子共同生活,她為你生兒育女,現(xiàn)在老而身死不哭也罷了,還要敲著盆子唱歌,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說:“不是這樣, 當(dāng)她剛死的時候,我怎能不哀傷呢?可是想到她當(dāng)初本沒有生命,不僅沒有生命而且還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還沒有氣息,在恍惚之間,變而成氣,氣變而成形,形變而成生命,現(xiàn)在又變而為死,這就好比是春秋冬夏的四季運行變化一樣。人家已經(jīng)靜靜地安息在天地之間,而我還是聲嘶力竭地嚎哭,我自以為這樣是不通達(dá)生命的自然變化, 所以我才不哭。”
【解說】
本篇描寫了莊子對待死的態(tài)度,與《大宗師》中孟子反,子琴張,孟孫才諸人對待死的態(tài)度是一致的。道家哲學(xué)重生,反對自戕生命,但同時又對生老病死,采取不加干預(yù)的達(dá)觀態(tài)度。任其自然,樂生樂死,善生善死。誠然從生命流程的自然規(guī)律來看,死與生一樣,都是必然的,每個人既然已經(jīng)生了,就會死,所以悲傷也是沒有用的。但是,親人摯友的死,卻不能不引起你的悲傷。人是有感情的,感情必有所附麗。親人摯友構(gòu)成了你生命的外在部分,他們便是感情附麗的主要對象。一旦失去了這些對象,感情便成了無所依靠的流浪孤兒,你就會產(chǎn)生一種失落的悲傷。感情附麗得越深厚,失落的悲傷就會越強烈。只有那些只將感情保留給自己,因而也無所謂親朋摯友的人,才能冷漠地直面別人的死,而唯獨憂恐自己生命的喪失。但是莊子并不是后者,他同樣是個情深似海的人。自古圣賢沒有一個不是大慈大悲的人。正因為人世苦難太多,所以他要消除這些苦難,讓人們能夠喘過一口氣來。可是,用理性的手帕無法擦去感情的眼淚,當(dāng)你沉浸在《莊子》之中的時候,在冥冥之中,那遙遠(yuǎn)的塵封里會映現(xiàn)出一個形象,他越來越清晰,那是箕踞鼓盆的莊子:皺紋密布的眉宇之間分明流露出無可名狀的無邊無際的悲哀,那蒼老瘦弱的歌聲分明內(nèi)蘊著無可言傳的無處不在的痛苦,他會久久滯留在你的眼前、耳邊。
【相關(guān)名言】
個人的痛苦與歡樂,必須融合在時代的痛苦與歡樂里……
——艾青
上一篇:《劉基·莊子哀餓人》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莊周·莊子破衣見魏王》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