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狗溺井》注釋,意譯與解說
人有以其狗為有執①而愛之。其狗嘗溺井,其鄰人見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②。狗惡③之,當門而噬之④。鄰人憚之, 遂不得入言。
——《戰國策·楚策一》
【注釋】
①有執:能抓到東西,指禽獸之類。②欲入言之:想進去告訴其主人。③惡: 憎恨,討厭。④當門: 擋在門前。噬: 咬。
【意譯】
有個人因為他的狗能捉到禽獸之類的東西而很偏愛它。他的狗有次向水井里撒尿。他的鄰居看到了,便想進門告訴它的主人。狗憎惡他,擋住門咬他。鄰人害怕它,終于沒有能夠進去說。
【解說】
這是一則諷刺那種自己干了壞事,又害怕別人揭發的寓言故事。本文中的那只狗,因為經常能抓到禽獸之類的東西而倍受主人喜愛,然而,它畢竟只是主人飼養的一只動物。主人高興時可以給它以獎勵,不高興時則完全可以把它趕出家門。它的命運全部系于主人一身。這點,狗是完全清楚的。當它在外作惡,把尿撒到水井里之后,它也非常清楚地意識到,如果鄰人把這反映到主人那里,那么它將會有失寵的危險。因此,它就堵在門口,不讓鄰人有進門的機會。可以說,狗的這種心理正是那種貪官污吏、不法分子活脫脫的寫照。
【相關名言】
犯錯誤是無可非議的,只要能及時覺察并糾正就好。
——英國·貝弗里奇
任何改正,都是進步。
——英國·達爾文
上一篇:《馮夢龍·牛與鼓》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馮夢龍·貓五德》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