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馴馬》寓言賞析
創(chuàng)造神大梵天就要創(chuàng)造完世界了,突然他想起個好主意。
他把司庫之神叫來,說:“哦, 司庫之神呵,給我的作坊送來大量五大原素吧。我要再創(chuàng)造一種生靈。”
“宇宙之主呵!”司庫之神回答說,“創(chuàng)造激情的初次奔流中,您創(chuàng)造了大象、鯨魚、蟒蛇和老虎這類龐然大物,根本不顧惜您的庫存,現(xiàn)在,大量有密度和能量的元素都快用盡了。水、火、土的存貨已經(jīng)少得不夠派用場,可氣和以太的存貨多得都用不盡。”
四個頭的大梵天聽說不由得愣了,用手去捋他那四綹胡須。過了好一陣才說:“手頭的東西有限,創(chuàng)造的余地就更大。你那里剩下什么都給我送來吧。”
這一次,大梵天一個勁兒地省著用水、火和土。這個新生靈既沒爪子,也沒犄角;牙齒只能用來咀嚼,不能用來撕咬。塑造它時用火用得那么小心翼翼,結(jié)果它可以用于作戰(zhàn), 卻不好戰(zhàn)。
這種動物就是馬。
創(chuàng)造馬時隨意用去的氣和以太多得驚人。結(jié)果,馬總是一心想跑過風(fēng),甚至想跑出宇宙以外,其它動物只在有情況的時候才奔跑,馬卻動不動就跑起來了,好象它要跑出皮囊的束縛似的。它不想追逐,也不想廝殺, 只愿意不停地飛奔,直至它縮成一個小點, 融成一片混沌, 匯成一團陰影,最后消失在一派虛空之中。
大梵天很高興。他為他創(chuàng)造的生靈都安排了棲息地——有的生息在森林,有的潛伏在洞穴。大梵天賞識馬飛馳疾走,卻不恃快凌弱,就將它放在天堂下的廣闊的大草原上。
大草原的一邊居住著人。
人喜歡搶掠和囤積,不把搶來攢起的東西積少成多,
直到成了沉重的負擔,人心里總是不快活。所以, 當人看見一種新生靈追風(fēng)逐電,仰天長嘶,不由得打起算盤:“要是我能捉住這匹馬該多好,我就能用它那寬寬的脊背馱東西了。”
于是,有一天,人真的捉住了馬。
人又給馬裝上鞍子,套好轡頭。按時給馬刷洗,好使它整潔健壯。也準備了鞭子和馬刺,好提醒那馬要是有自己的意志就大錯特錯了。
人還蓋起圍墻圈住了馬,免得它在空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會逃脫人的管束。
于是乎,生息在森林里的老虎留在森林里,蜷伏在洞穴中的獅子留在洞穴中,而馬呢, 曾經(jīng)奔馳在廣闊的草原上的馬到頭來只得在馬廄里熬日子。空氣和以太在馬的心里燃起不受束縛的強烈原望,可它們又急急忙忙地把它交給了束縛。
馬發(fā)覺自己受不了束縛之苦,就在馬廄的墻上又踢又撞。
它的蹄子大受其苦,墻卻巋然不動, 只撣了幾塊墻皮,不那么漂亮罷了。
人生氣了。
“真是恩將仇報!”他叫喊道:“我沒給它吃,還是沒給它喝?我難道沒花大錢雇人日夜看守它?這畜牲真是不知好歹。”
仆役們想讓馬識好歹,都急紅了眼,他們一擁而上,用盡了一切有效的方法,后來,馬不但再也不能又踢又咬了,而且沒有本領(lǐng)干許多本來能夠干的事了。
這時,人把親朋好友、街坊鄰居都叫來,得意洋洋地說:“朋友們,你們見過像我這匹馬,這么忠誠老實的馬嗎?”
“從來也沒見過!”眾人同聲回答說。“這馬看上去安靜得像溝里的水,馴服得像你信的宗教。”
誰都知道,馬兒一落生就沒長犄角,沒長爪子,牙也不夠鋒利。它不能頂,不能抓,不能咬。現(xiàn)在呢,連踢踢墻,或是憑空踢騰踢騰也被阻止,唯一直抒胸臆的方法只剩仰天長嘶了。
然而,馬嘶聲打擾了人的酣夢。
還有,讓鄰居們聽見,人家也不至于認為馬兒是在唱贊歌。于是,人又想出法子不讓馬張嘴。
但是,人可不能不讓馬喘氣, 它既鑄下這么個大錯,馬嘶聲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抑制住。 因此, 馬兒不時地發(fā)出一陣陣哀婉的嘶鳴。
一天,大梵天聽見了馬的嘶叫。
創(chuàng)造之神從禪定靜寂中醒來。他瞥了一眼下界的草原,看不見馬的蹤影,不禁大吃一驚。
“準是你干的好事!”大梵天怒氣沖沖地朝死神閻摩大吼,“你把馬搶走了!”
“萬靈之主呵!”死神回答說,“請原諒我懷有一個對您最惡毒的疑心。如果您肯掉過頭看看人那邊,您創(chuàng)造的這個美好的世界上發(fā)生的許多不幸都可以得到解釋了。”
大梵天低頭一看, 只見下界有個小圈子, 筑著圍墻,從里面?zhèn)鞒鲆魂囮嚧呷藴I下的馬嘶聲。
大梵天皺起眉頭,氣沖牛斗。
他說:“除非你救了我的馬,不然的話,我就讓它象老虎似的長出利爪獠牙。”
人高聲叫道:“助長殘暴可不是尊神的品行。至于您創(chuàng)造的這個生命,說老實話,放了它,讓它自行其事可不大合適。我給它修了這座馬廄是為它的子孫萬代的利益著想——那不是建筑學(xué)上的奇跡嗎?”
大梵天不肯讓步。
“我愿服從您的智慧,”人說,“要是七天之后您還以為草原對馬比我的馬廄更合適,我愿謙恭地認輸。”
說完人就干他的去了。
他把馬放出馬廄,但是栓住了馬的前腿。這樣一來,馬走起來的姿勢可笑極了,就連青蛙都會笑破肚皮。
大梵天在高高的天堂之上也能看見他的馬走路的那股滑稽勁兒,可他看不見栓著馬的那條悲劇性的繩子。看見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靈給它的神圣的造物主丟了臉,大梵天感到十分屈辱。
他喊道:“我犯了個荒唐可笑的錯誤,真是功虧一簣呀!”
“大神呵!”人露出一副悲天憫人的神色,說:“我能為這個可憐的東西做些什么呢?如果您的天堂有草原的話,我很愿意盡全力把它送進天堂。”
“把它帶回你的馬廄去吧!”大梵天絕望地喊著。
“仁慈的神呵!”人說,“那將是壓在人類身上多么沉重的負擔呀!”
“那就是人道的負擔呀!”大梵天自言自語著。
——泰戈爾《鸚鵡的培育和其他故事》
泰戈爾是印度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寓言《馴馬》,是一曲反對邪惡勢力的戰(zhàn)歌,也是一曲人民的贊歌。
在寓言中有兩個對立的形象: 馬和人。“馬”指的是印度人民,“人”指的是邪惡勢力, 即英國殖民主義者和印度封建統(tǒng)治者。“人”為了要“馬”為自己效勞,剝奪了“馬”的一切自由:“給馬裝上鞍子,套好轡頭”,“準備了鞭子和馬刺”,人還蓋起圍墻圈住了馬,免得它在空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會逃脫人的管束。”甚至還“想出法子不讓馬張嘴”。作者在揭露“人”對“馬”的嚴酷的統(tǒng)治的同時,還進一步揭露了“人”的兩面派嘴臉。當“馬”受不了束縛之苦, 又踢又撞時,“人”一面罵“馬”“恩將仇報”,一面“用盡了一切有效的方法”對“馬”鎮(zhèn)壓; 當大梵天(印度神話里的創(chuàng)造之神)對“人”迫害“馬”的行徑氣沖牛斗時,“人”一面欺騙說修馬廄是為馬的子孫萬代的利益著想,一面又偷偷拴住馬的前腿,讓它走路出現(xiàn)滑稽相,使大梵天“看見自己創(chuàng)造的生靈給它的神圣的造物主丟了臉”,從而放棄對“馬”的解救。作者的筆還深入到“人”的內(nèi)心深處,暴露其貪婪的本性:“人喜歡搶掠和囤積。不把搶來攢起的東西積少成多,直到成了沉重的負擔, 人心里總是不快活。”這樣,作者不僅畫出了邪惡勢力猙獰的面目,而且畫出了其丑惡的靈魂。
泰戈爾以詩的激情描繪了奮發(fā)向前的“馬”的雄姿。即使在“人”的高壓下,“馬”也沒有屈服:“馬嘶聲無論如何也不能完全抑制住。因此,馬兒不時地發(fā)出一陣陣哀婉的嘶鳴。”仰天長嘶的“馬”與卑微、猥瑣絕緣,而顯示一種崇高的悲壯美。這是泰戈爾對人民力量高昂的頌歌!他深信:“人類的歷史很忍耐地在等待著被侮辱者的勝利!”(泰戈爾:《飛鳥樂》)
這篇寓言在對“人”的揭露和諷刺中,在對“馬”的同情和贊頌中,反對殖民統(tǒng)治和專制壓迫以及肯定人民的力量的寓意是很明顯的。因此,它富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戰(zhàn)斗性。
泰戈爾是以詩的筆觸來寫寓言的,他所描繪的形象,詩意盎然。如寓言中的“馬”,作者并沒有具體地細致地描繪它的外形,而是抓住其“奔跑”的特點,以大寫意的手法,點染出它的精神風(fēng)貌,具有東方藝術(shù)特有的所謂“得意忘形”的藝術(shù)魅力。試看:“馬總是一心想跑過風(fēng),甚至想跑出宇宙以外。……它不想追逐,也不想廝殺,只愿意不停地飛奔,直至它縮成一個小點,融成一片混沌, 匯成一團陰影,最后消失在一派虛空之中。”我們仿佛看見一匹奔馬,蹄下生風(fēng),越跑越遠,越跑越小,直至完全消失。這是一幅展示奔馬動態(tài)美的寫意畫,精煉,含蓄,引人遐想,充滿了詩情畫意。
這篇寓言很容易使人想使《莊子》中的《馬蹄》篇。這兩位東方的思想和藝術(shù)大師,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
上一篇:《中國寓言·雄雞斷尾》寓言賞析
下一篇:《歐美澳寓言·魚的跳舞》寓言賞析